第四百二十五章 米糕-《刺客伍六七魔刀千刃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大王莫急,且再仔细想想。”伍六七缓步上前,一直走到纣王的身前半尺距离,而后方压低声音在其耳边轻语,“大王哪怕不为自己着想,也该为那藏在王座下的孩子多考虑考虑吧。”
    “你敢威胁孤?”纣王的语气变得急促,且带着一丝慌乱,伍六七直到,这便是纣王的软肋。
    “大王身负紫薇之气,若要独自一人杀出西周大军的围困并非难事,可若是要抱住您身后的美人与那王座的孩子,几乎就不太可能了。”伍六七循循引导,希望纣王可以就此屈服。
    却不想,纣王身上的紫薇之气骤然散发,将伍六七身后的那四位西周大将全部震退,商纣王帝辛依旧霸气不减,宛如还是那位统一人间的君王。
    “孤这一生所做错事数不胜数,唯有一件至今悔恨不及,如今商汤大势已去,孤何以屈尊苟活于世,父亲、师傅,受儿来了。”
    紫薇之气凝聚王剑之上,纣王横剑架于自己的脖颈,他的眼前紫气弥漫,仿佛出现两道苍老的身影,一道是他的父亲帝乙,还一道是商朝的国师闻仲。
    从前过往,一幕幕在纣王眼前重新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——孤的儿子天生神力,今后定将成为天下最伟大的王。”帝乙在众朝臣面前,毫不吝啬的夸赞着七岁的帝辛。
    “闻仲啊,以后可就得辛苦你了。”帝乙拉着还不算年迈的闻仲笑道。
    “大王放心,老臣定不负众望!”闻仲于殿前收帝辛为徒。
    帝乙病床前,为年轻的帝辛留下大商四大天王,又赐了闻仲打王鞭,并当重言:若殷受无德,可取而代之。
    帝辛从小便害怕这个严厉的老师,即便他年迈到了成为所有人口中的老太师,帝辛仍旧害怕,那是一种常年累积出来的,在内心最深处的恐惧。
    可最后就连他也为了保卫大商,战死了。
    曾有人谏言,闻太师会威胁道纣王的地位,劝纣王在王殿埋伏下刀斧手,将闻太师杀死,纣王却是冷笑了一声,一剑将那谏言之人的头颅给斩了下来。
    也曾有人劝说闻仲,说是大王无德,犯下十条罪状,希望闻太师可以以打王鞭将大王从王座上打下来,他们愿意拥护太师为王。
    闻仲年迈,没有纣王那股暴戾与杀伐,他只是提着打王鞭来到王殿,当众训斥了纣王一番,并打死了费仲尤浑二人。
    当然,纣王没有怪罪,也不敢怪罪,往后也没有机会再怪罪,因为愤怒的闻仲自己率着大军,去了前线与姜子牙激战。
    只可惜,他最终还是败了,直到死前的那一刻,这位老太师都还在不甘的仰天长啸,“大王,老臣尽力了。”
    王剑割破了纣王的脖颈,鲜血不断的从伤口渗出,人间最后一位人王的生命在渐渐流失,那两位与他最亲的老者皆朝他伸出了手。
    “哐当——”
    王剑落地,纣王伸出了自己的双手,紫气中,两位老人拉着纣王,朝着虚无的世界走去。
    “父王,师傅。”
    最终,紫气散了,纣王死了。
    伍六七的耳中却是传来一道声音,那是纣王自尽前要对他说的话,似是请求,似是交易,“王剑乃是世代守护我商汤的灵剑,不亚于所谓的先天灵宝,孤请求你将孤的爱妃与庚儿带离这场纷乱,这王剑孤愿赠你。”
    纣王倒在了血泊之中,王剑却吸收掉了紫薇之气,并自动飞入伍六七的掌中,这让他有些错愕,“此剑有灵?”
    天下法宝无数,其中攻击力最为强劲的当属宝剑,而剑中最为顶尖的便是孕育出剑灵的仙剑,伍六七现在手中握着的这柄王剑显然就是一柄孕有剑灵的无上法宝,甚至可比那通天教主的诛仙四剑。
    “纣王已死,殷商破灭!”
    天空下起了倾盆的大雨,似是在为一个王朝的彻底衰败而进行送葬,九尾狐面无表情的看着地上的那具尸体,悲戚的笑了笑。
    “都走了,我也不必活了。”九尾狐自言自语的说着。
    “你这又是何苦呢?”伍六七看向她,还想劝说,九尾狐却摇头道,“是我害了我的两个姐妹,也是我害了他的性命,令他的国家走向了灭亡,现在所有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我若是还活着,岂非太不公平了。”
    “此事走向早有天道圣人注定,又岂是你能把控的,你已是这天地间最后一只九尾狐,若继续修炼,今后定有所成,又何苦白白送了这条性命呢?”
    “自从我接下女娲娘娘法旨那日开始,我的命运便已注定了,改变不了的。”九尾狐显出自己的本相,九条雪白色的狐尾一并显出,“自今日起,我不再是苏妲己,且再还你一个全新的苏妲己。”
    “啊!”
    “啊——”
    九条狐尾,随着九尾狐撕心裂肺的惨叫,一条一条的陆续断裂,狐尾断了一地,九尾狐的元神与苏妲己的身体彻底的融为了一体,自此之后,天地间再无九尾妖狐,只有那个失去了记忆,甚至忘了自己是谁的绝美女子。
    朝歌城头,须发皆白的姜子牙轻轻抚着胡须,目光望向王殿,神情激动的呢喃道,“大业已成!”
    封神台上,意气风发的姜子牙手持封神榜,开始依次封神。
    殷商与西周数年来战死的各路将领、各教修士、山精野怪、奇人异士的魂魄皆被召来此处,进行封神大典。
    敕封柏鉴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职
    敕封黄天化为管理三山正神丙灵公之职
    敕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之职
    敕封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
    敕封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
    敕封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
    敕封尔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
    敕封闻仲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之职,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
    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讳:
    邓天君忠
    王天君奕
    苟天君章
    余天君庆
    刘天君甫
    吉天君立
    袁天君角张天君节
    董天君全
    辛天君环
    姚天君宾
    毕天君环
    李天君德
    陶天君荣
    兴云神(即彩云仙)
    赵天君江
    张天君绍
    秦天君完
    闪电神(即金光圣母)
    白天君礼
    助风神(即菡芝仙)
    孙天君良
    庞天君弘
    金天君素
    敕封罗宣为火德星君正神之职;兼领火部五位正神
    火部五位正神名讳:
    尾火虎朱晤
    室火猪高震
    嘴火猴方贵
    翼火蛇王蛟
    接火天君刘环
    敕封吕岳为主掌瘟癀之昊天大帝之职,率领瘟部六位正神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