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五章 当赴雅集-《奋斗在晚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大部分的新科进士都会被立即授官。
    授予了官职你总不能拒绝吧?
    好嘛,朝廷授了官,你直接拒绝。这不是打朝廷,打天子的脸吗?
    若是皇帝心情好,拒绝为官的进士估计就被打一顿板子流放,外加革除功名永不叙用。
    若是皇帝心情不好,恐怕这新科进士连命都得丢了。
    所以,如果不想做官,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参加大比。
    举人虽然号称有做官资格,但毕竟只是候补。大明朝的官职就那么多,一个萝卜一个坑,补缺哪里那么容易。很多情况下三五年都不见得能补上。所以举人通常又叫半官。
    这江陵七贤大概就是看清了这些,才选择在考中举人后不再继续赴考。
    当然,举人还是有必要考的。不然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也太寒碜了些。
    你说你有文采,拿出证据来啊。
    总不能说老子就是有才,但老子只有个秀才功名吧?
    所以,有的时候文凭还是很重要的。至少参加雅集诗会的时候有装逼的资本。
    其实宁修是能够理解这江陵七贤的。毕竟做官需要舍弃很多东西,有的人如鱼得水,有的人就会浑身不自在。这江陵七贤大概就属于后者。
    与其弄得自己浑身不自在,倒不如追随本心做个雅士。
    反正考中举人后有无数亲族投献土地,不愁吃不愁喝,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。这种情况下做个缙绅雅士还不是美滋滋?
    至于那位中年男子,宁修就不是很清楚来历了。
    江陵城中卧虎藏龙,说不准是哪个隐藏名士呢。
    这个世界还真是有点小,宁修连云游至此的李时珍都能碰上,还有什么人碰不到?
    张懋修见时候差不多了,便起身举杯道:“今日张某设此雅集,为的是以文会友。诸位当是尽兴。”
    众人亦纷纷起身,举杯示意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......
    第(3/3)页